“金子”般可贵的品质——记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刘志军

发布时间:2014-07-05|发布人:

    岁月消融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刘志军同志进入安康学院图书馆已经十一年整。

    十一年来,这个斯文内秀、似水似绵的关中汉子,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三部曲:立业、成家、生育;也步入了事业的良性发展期:2006年入党,2009年晋升工程师,2014年担任图书馆技术服务中心主任。期间三次年度考核优秀,一次评为学校“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”,一次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     这所有的一切,看似平淡自然,波澜不惊,但对于刘志军同志来说,却是那样的漫长和艰辛……

以身示范,争创佳绩

    负责图书馆自动化、网络化建设、运行、管理,刘志军同志可算是专业对口。

    2003年7月,刘志军大学毕业进入安康学院图书馆,主要从事电子阅览室管理工作。

    2004年图书馆自动化、网络化、数字化建设起步,他即全身心投入其中,期间认真钻研业务,牺牲了全部业余时间,不断向厂商咨询,向同行求教,业务能力迅速提高。

    2005年图书馆大楼建成投入使用,机房扩容,网络、存储、终端、管理系统全面更新,数量数倍增长。面对繁多从未接触过的新硬件、新软件和网络环境,面对一度高危的安全形势,他独自一人,连续数月吃、住在机房,夜以继日地核对使用手册、测试硬件、熟悉各种管理平台,保证了图书馆运行初期自动化服务的正常开展。

    与此同时,在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不熟悉管理软件和操作流程,问题频频出现的情况下,他每天穿梭于多个岗位,不厌其烦地讲解、指导,排除故障,解决问题。

    随着技术的日益精进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,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,受聘担任图书馆技术服务部主任,全面负责图书馆网络、数字化建设、技术维护保障及电子阅览室管理等工作。

    他身兼数任,做管理,做技术、做教学。他要亲自动手采集照片、核对数据,建库、联系制作借阅证件;要亲自制作新生入馆教育的课件并联系为每一个班级上培训课;要亲自动手设计、制作、更新图书馆网页;要亲自动手更新220余台电脑软件系统;要亲自动手卸载、安装各类考试软件;要亲自完成各类年度业务数据统计;要亲自完成每年数十万元收费的清点上缴;要承担多个班级的“文献检索课”教学;要经常驾车往返南北校区维护分馆设备……他的工作不分节假日,不分昼夜,不知有过多少夜晚,他都得等待多数服务项目暂停,准备加班,鏖战通宵。

    他没有向领导诉苦,没有向组织伸手,没有抱怨,没有懈怠,凭着对图书馆事业的满腔热情,默默前行。

有求必应,助人为乐

    “没有不应承的事,没有不帮的忙”,这是同事和朋友们对刘志军同志为人处世的基本评价。无论公事、私事,无论工作多忙,他总能抽出时间履行承诺。学校网络中心购买网站群管理系统,他协助考察论证;部分院系、部门建设二级网站,他欣然承揽;谁家电脑、网络出现故障,他会尽快安排时间维修;谁家要接送亲朋,他会开着爱车前往……他留下的不仅是口碑,还有一名基层普通共产党员的良好品德和素养。

比学赶帮,提升自我

    刘志军同志政治信仰、信念和立场坚定,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,党性观念强。他拥护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在思想上、组织上、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。日常工作、学习中,他以雷锋为榜样,刻苦钻研,勤奋进取;他以侯伯宇为榜样,潜心科教,无私奉献;他以沈浩为榜样,植根基层,心系事业;他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榜样,默默付出,无怨无悔……

    通过学习提高,通过工作历练,通过榜样感召,通过活动感染,刘志军同志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显著提高。

    刘志军同志作风正派,坚持原则,廉洁奉公,不谋私利,在每年直接经手的数十万现金收缴过程中,一丝不苟,账目清晰。

    刘志军同志任劳任怨,不患得患失,工作上不讲条件,利益上不讲多寡,荣誉上先人后己。

    刘志军同志热心公益活动,凡学校和部门组织的捐款捐物、扶危济困,他都积极参加,走在前面。

    刘志军同志凭着对学校、对图书馆事业不舍的情感,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奋进,组织的认可和肯定将促使他从此迈入一个新的起点。

 

面对困境,安之若素

    刘志军同志热情、达观、耐心、坚毅。对工作,他可以沉浸其中,物我两忘;对家庭,对父兄、对亲朋,他关爱有加,极尽亲、孝、缘之情、之责。

    志军的爱人在渭南工作,曾经多年在秦岭大山中,夫妻一直分居两地,他没有条件解决其中一方的工作单位,调到一起,一直坚持到现在,并将持续坚持下去。他爱人体弱多病,前些年曾连续住院,两次手术,他都没能请假陪侍,只能利用寒暑假,陪同复查,稍稍分担。志军女儿今年7岁,3岁时他独自带到自己身边,从幼儿园到小学,从学校到兴趣班,他既当爹又当妈,其中艰辛令人感喟!志军女儿乖巧伶俐,聪慧好学,懂事明理,让他省心不少。志军父母年事已高,思念孙女心切,心疼儿子更深,常不顾心脏、高血压疾病及水土、生活习惯等困扰,毅然前来协助照看。在感恩的同时,志军也深为父母身体担忧,再三坚持,送回老人。

结语

    都说80后的孩子缺乏责任感,可刘志军这个准80后呢?他理应成为同龄人楷模!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共安康学院党委组织部
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4年6月13日